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评价研究基地2024年度工作会议-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评价研究基地实践经验分享
一、海南省人民医院
【分享主题】科学管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分享代表】李亚清 副院长
【内容概述】
近年来,海南省人民医院不断加大抗菌药物管理(简称“AMS”)力度,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实践经验分享如下:
1.健全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发挥以院长为负责人AMS小组的作用, 通过制定全方位的管理措施,推动实现抗菌药物的综合管理。
2.源头把控、优化目录
医院制定了规范化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科学遴选办法;提倡以临床需求为中心,动态调整目录及时引进新上市抗菌药物。
3.指标明确、责任到位、绩效挂钩
医院明确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制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专科化目标值,并进行动态评估。
4.信息化助力,精细化管理
医院研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决策支持系统,不断提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5.实施临床药师责任制
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临床药师负责责任科室用药指标、药学监护、培训宣教,多维度监测用药指标,并落实整改。
6.强化质控,持续改进
医院进行数据统计与指标预警,全覆盖的点评体系,以及处方点评,制定、完善处方点评规范。
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分享主题】信息化赋能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
【分享代表】张圣雨 药学部教学执行主任、药事管理室负责人
【内容概述】
遏制微生物耐药、加强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管理一直是药事管理的重中之重。我院积极探索建立抗菌药物相关组织管理体系、优化抗菌药物目录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信息化管理、研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警系统、专档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处方审核、处方点评、定期开展抗菌药物科学管理多学科诊疗协作(简称,“AMS-MDT”)活动、培训与宣传、绩效考核等10个方面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5年为满分25分,2023年为33.94DDDs。2023年门诊、急诊、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28% 、25.42%、46.63% ,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24.95% 。2019年-2023年共节约抗菌药物费用3.1亿元(扣除集采因素)。持续开展耐药菌目标性监测,我院耐药菌感染率增长率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为各级医院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 河南省人民医院
【分享主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实践
【分享代表】程剑剑 医务处处长
【内容概述】
组建医务、药学、临床、微生物、院感等多部门参与的抗菌药物管理(简称:“AMS”)团队。AMS团队定制系列抗菌药物专题讲座,加强院内培训考核;AMS小组专家,根据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点评结果定期到相应科室进行督导反馈及抗菌药物知识培训、疑难病例点评;AMS团队按照临床科室分片包干,针对复杂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多学科诊疗协作(简称,“MDT”)会诊;本院医师抗菌药物培训及考核合格后授予处方权;严格按照国家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碳青霉烯等特殊级抗菌药物需要会诊并记录;抗菌药物使用纳入运行病例质控和医疗总值班巡查;制定了124个亚专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纳入每月绩效考核;对微生物送检率目标值进行考核,同时优化医院血培养、开展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提高诊断效率和质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逐步下降。2023-2024年协助省卫健委开展5场“遏制微生物耐药专项行动系列培训会”;2024年开展5场抗菌药物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推进会,积极发挥AMS基地医院省内标杆作用。
(专委会秘书处 张瑜 供稿)